作者:肃霜来源:秦朔朋友圈
11月13日,人们纷纷收到美国漫画作家斯坦·李去世的消息,一些人还在问斯坦·李是谁的时候,就被卷入铺天盖地的悼念,这个时刻就像漫威英雄所在的平行宇宙降临,全球粉丝与这位传奇漫画英雄道别。
国外社交网络悼念斯坦·李
对于华人世界来说,很多青少年从小看武侠,而在欧美世界,很多青少年从小看的是漫威。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斯坦·李创造了漫威近80%的知名角色,如金庸开创了一个武侠世界,斯坦·李和他的合作者缔造了一个超级英雄的平行宇宙。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斯坦·李和超级英雄的崛起与好莱坞分不开。这几年,好莱坞持续为我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关于超级英雄的梦,我们沉浸其中多年,一抬头才知已经快二十年了。
超级英雄电影:为何令人无法自拔?
先看一看《新闻周刊》(Newsweek)今年5月的一份榜单。该杂志评出21世纪50部票房最高的超级英雄电影,斯坦·李参与创造的漫画形象占据近70%。在票房TOP10,包括《蜘蛛侠》《复仇者联盟》《钢铁侠》《黑豹》在内的7部电影角色均出自斯坦·李之手。
这几年,好莱坞也越来越愿意在“超级英雄”系列砸钱。《纽约时报》统计,年票房最高的11部电影中,有7部就是超级英雄系列,《黑豹》《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蚁人》等,哪一部都不是小成本制作。
超级英雄电影也许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消费量最高的故事内容
对超级英雄的痴迷,无疑是一种全球性的痴迷。
超级英雄是凡人的超配版本,他们往往是某个领域的奇异天才,他们拥有的超自然能力,要么与生俱来(神奇女侠、超人),要么来自意外(绿巨人、蜘蛛侠),要么来自科学实验(美国队长);他们超越准则,更超越自然,他们总是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方。至于普通人,他们是需要拯救的一类,也是力量之外最无力的背景。
好莱坞向来以最大的热情拥抱传奇和梦幻,这几年因电脑成像技术的加持,平行空间或是拓展宇宙的视觉奇观已经美轮美奂,真假难辨:一帮超级英雄、一帮超级恶魔,还有诸神,齐聚一堂,投入无数场战斗,在那里,赢是至高的理想。
所以,《超级英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爽”。看一群身着高科技紧身战袍的英雄,与坏蛋打斗,不仅会看到力量,更能看到浑身的肌肉和曼妙线条,《神奇女侠》()中戴安娜在前线奔向德军,多数人的直观感觉是性感;无论是与希特勒的杀人机器对决,还是与AI叛徒奥创搏杀,战斗并不总是悲怆,不乏幽默和搞笑。技术是“爽”的重要条件,漫画曾经创造的梦想天地经过电脑成像技术,造就的视觉器官大大满足了影迷的少年梦想。
另外,超级英雄都是好人。所谓好人,就是他们站在人类一边。“超人”为普通人而战,蝙蝠侠为父母报仇雪恨的方式是打击“所有犯罪”;美国队长从弱小的青年士兵成长为全能指挥官,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舍己为人的本性;蜘蛛侠知道能力更大责任越大;“黑豹”暗合了民权和道德的伸张。总而言之,他们不与人民为敌,令人放心。
在精英文化人眼里,超级英雄电影无非是超炫的特技配上故作深沉的台词。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影迷趋之若鹜,正如斯坦·李说的,它们其实是成人的童话。
好莱坞开启超级英雄电影新纪元
年,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横扫全球票房,这不仅拯救了电影,也拯救了好莱坞。
超级英雄的话题并不新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像绿林侠盗罗宾·汉系列。很多英雄故事元素往往可追溯到希腊、罗马甚至北欧神话和流行童话。新世纪好莱坞的超级英雄新纪元则是由年5月《蜘蛛侠》开启。
电影发布的8个月前,正值美国经历袭击,纽约双子塔倒塌,纽约、华盛顿和宾州三地约人丧生,纽约正是蜘蛛侠行侠仗义的主要基地,但导演SamRaimi在后期制作时细心地剪去了与双子塔、高空坠落、炸弹爆炸等任何可能挑动美国人敏感神经的画面。
《蜘蛛侠》(年)海报将双子塔等影像处理后发布
最终,《蜘蛛侠》大获成功,并不是因为导演有多接近蜘蛛侠的本质,而是它让美国人在一种极端逆境中有了面对的勇气和继续希望的可能。第一轮的超级英雄电影基本遵循了反恐氛围下治愈、鼓劲的风格,就像年《钢铁侠》新世纪出场是在阿富汗洞穴里痛扁绑架他的恐怖分子。
但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反恐战争伴随着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同时带来法外杀戮和虐囚事件,大规模监控和先发制人的无人机计划,不断引发争议;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日益矛盾,政治机制的黑暗、滥用权力及地球存亡成为主题,好莱坞超级英雄新纪元第二波以英雄世界观的转变及互相冲突中到来。
这时候,超级英雄世界中“好”与“坏”的界限发生变化:漫威旗下的《美国队长》在年出场时还是一个服务于国家政府的爱国指挥官,但到年《冬兵》里,针对美国政府的监控计划和先发制人的无人机计划,老派的爱国者开始与政府疏离;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应和了反全球主义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但批评者认为电影更多反映的是富人立场。“复仇者联盟”第三集中超级恶魔Thanos,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坏蛋,他不想建立自己的国家,不想积累财富,他的目标是保持宇宙的平衡,“宇宙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他要保持平衡的手段就是无差别消灭一半的生物,这是对现实生活中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最为冷酷的解决方式,但复仇者联盟能做的只是保持现状。
一个时代的电影是对一个时代品味和价值的反映。召唤超级英雄的除了时代,还有好莱坞生存的需要。
还在前不久,这个电影王国何去何从一度喧嚣尘上。电视剧制作日益精良,网络流媒体更是后来者居上,“无论何时何地想看就看”彻底颠覆人们的收看方式,它们轻轻松松就可以将一个图书馆规模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送至观众的指尖。相比之下,电影院门可罗雀,直指好莱坞苍凉的未来。
正如超级英雄常常救人于危难之际,过去十几年,好莱坞再次从这一系列电影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卫报》记者SteveRose称,超级英雄系列专属于现代好莱坞,它们是社会、政治和资本回报的结合体,他们只属于电影屏幕,放到在线流媒体那会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Excelsior!
超级英雄电影的风靡,近年来也遭到不少好莱坞电影人的批评。不少影评人认为电影不过是酷炫的特技效果,故事设计堪称简易。超级英雄的世界里,剔除了人类信仰的机智、道德和坚毅,超凡的力量就是一切;他们的对手超级恶魔也够坏,因为见不到他们贪婪、恶毒或拿儿童献祭,恶魔只想杀戮和占领。女影星朱迪·福斯特也称,现在去影院就像逛主题公园,她认为当前的美国商业电影正在败坏美国人以及全球观众的收看习惯,而她并不想拍一部2亿美元制作的超级英雄影片。
然而随着斯坦·李去世,全球影迷的怀念,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一电影形式及斯坦·李本人的影响。事实上,从年代开始,斯坦·李就成为诸多“漫威”英雄人物的核心创造者;他是漫画作家、编辑、出版商,他还是英雄电影不知疲倦的自我推销者。年迪斯尼以40亿美元收购漫威,也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多媒体巨头。
在漫威迷心目中,斯坦·李本身就是一个超级英雄。
漫威之父标志性语言
作为漫画作家,斯坦·李对英雄漫画最大的贡献在于改写了超人世界的规则,从年代开始,李和他的合作者就对超级英雄注入更多人性。这里有让好人变坏的痛苦灵魂(绿巨人,年),弱小带来的自卑和自闭(蜘蛛侠,年);X-man(年)平时是疲于奔命,但他们还得忍受世界对他们的恐惧甚至憎恨。和年和年发展起来的“超人”和“蝙蝠侠”这些以白人占主导的正统超级英雄相比,漫威英雄更像是有着神奇力量的普通你我。
同时,漫威英雄系列与现实世界有着各种联系,年首发《黑豹》让漫威英雄中增加了第一个黑人英雄,而那时马丁·路德·金正率领人举行反战游行。年发布的《蜘蛛侠》系列,背景是风起云涌的校园平权运动。强烈的社会意识是漫威漫画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影响读者的风向。
从上世纪70年代基本停止漫画创作的斯坦·李重要工作就是推广超级英雄系列。早年他在自己的报纸专栏Stan’sSoapbox,谈论漫画创作及时事看法,常常以“Excelsior!”结尾,在拉丁文中这个词是“精益求精”(everupword)的意思,这一标志性话语,随着斯坦·李在一系列漫威电影的频繁客串,几乎成为和漫威英雄齐名的重要Logo。
精益求精,也成为斯坦·李留给电影和影迷最大的财富。
参考资料:1.JeremyGreenberg:StanLee(-):Hefoundthehumaninthesuperhuman
2.MikeBarnes:StanLee,MarvelComicsReal-LifeSuperhero,Diesat95(HollywoodReporter)
3.MarkBowden:WhyAreWeObsessedwithSuperheroMoviews?(NTY)
4.MichaelNordine:JodieFosterSaysHollywoodIs‘RuiningtheViewingHabitsoftheAmericanPopulationandThenUltimatelytheRestoftheWorld’(Indiewire)
5.DavidSimandSamEarle:The50BiggestSuperheroMoviesOfAllTimeAtTheU.S.BoxOffice
6.SteveRose:Whatifsuperheroaren’treallythegoodguys?